随着时代的发展,社会对心肺复苏培训有了更高效、更准确的需求。传统的心肺复苏培训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示范和实践操作,存在操作不规范、难以评估等问题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为心肺复苏培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心肺复苏智能训练机能够模拟真实的复苏场景,通过智能感应和反馈机制,实时评估操作者的技能水平,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。这种智能化的培训方式不仅提高了培训效果,还有助于降低实际操作中的风险,为提升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和成功率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本项目“得心应手—引领全民急救新时代”,通过开发心肺复苏智能训练机,旨在解决当前中国急救知识普及率低下的问题,特别是在面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紧急医疗事件增多的背景下。通过利用创新的AI技术,该项目不仅提高了普通人掌握高质量CPR(心肺复苏)技能的可能性,而且还通过与医疗教育体系的合作,强化了医学生和专业医务人员在紧急医疗救援方面的实践能力。通过整合现代技术与医疗教育,创新性地提高了传统CPR培训的有效性和普及率。它解决了现有急救培训设备体积大、功能单一且便携性差的问题,更是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(FFs)和强大的团队背景,展现了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CPR普及需求的增加,该项目正好填补了市场上的一大空白。它不仅能够提升社会大众的急救技能,进而提高突发医疗事件的生存率,还能够通过教育培训、科研合作等方式,推动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和急救知识的普及。此外,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对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。
团队成员均来自临床医学专业,对急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熟练掌握急救技能。团队负责人,陈旭。拥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,统筹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执行,确保项目顺利进行。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得奖项,有丰富实践经验。团队其他成员均有自己擅长的领域。龚睿同学曾获得ican全国一等奖,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思维,参与构成整个项目的框架;史辰磊同学与于彦哲同学曾获得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市级二等奖,擅长数据调查及分析,为项目的进一步深入做准备工作;陈铭同学曾参加专利研发并成功获得专利,曾作为120急救科普项目负责人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进行科普,且有创新创业项目经验,能够对产品的研发及宣传进一步思考;张秋琪同学与杨雨辰同学擅长各类办公软件的使用,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及组织能力,且有一定创新创业项目经验,能够为项目提供十足的保障;韩怡欣同学多次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及科普专项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能够为项目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。团队成员均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,互相合作,建立了一个框架完整且良好的项目。
在与国心康的合作下,团队开发了这款心肺复苏智能训练机。与市面上其他类似产品相比,本产品增加了游戏模式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,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。所使用的假人也是可拆卸更换的,能够模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;实现站姿、跪姿不同的练习姿势以适应不同情况不同地形。提供更全面的培训体验。同时还开发了小程序,用于记录每次练习结果,便于学习者查看进步过程。小程序中有社区论坛版块,学习者可以提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;专业人士进行实时解答,还可以分享工作中的案例经验以供参考学习。此外,本产品还提供多种突发情况模拟,使用者可改变机器人的生命体征数据,或者选择其他预设情况,比如有儿童或者骨质疏松症的老人,模拟不同情况,增强学习者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能力。本产品的几个创新亮点使得社会上掌握CPR技术的人数增多,原本掌握的人也可以通过进一步学习来提升。这样一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,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变多了,患者生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在整个创新创业过程中,同学们携着“纵有疾风起,人生不言弃”的坚定信念,坚持开展线上云宣传、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方式,与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科学技术研讨,参观访问合作企业深入探讨项目的可挖掘度和创新点,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创业精神,大幅度提升同学们的内在素养,发扬大学生蓬勃激昂的精神内涵。
项目通过科技创新的方式改变公众急救教学模式,寓教于乐从而提高民众参与度,让公众在游戏与兴趣中学习心肺复苏知识。它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公共场所,更是方便公众利用碎片化时间练习操作,这将有效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,扩大急救科普网,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下了基石。同学们始终秉持着“人人学急救、人人会急救”的初心,行突破束缚,超越平庸之辈,成昂首阔步,逐梦踏前之愿!